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淮海要闻 > 子公司新闻 > 正文

【企业文化故事】“注浆精神”敢于亮剑 求真务实谱写新篇

发布时间:2024-12-23  点击:[]
煤矿资源压覆问题一直困扰我国煤矿企业。2009年,中勘科技联合淮北矿业集团、中国矿业大学,研发覆岩隔离注浆减沉技术,克服了该技术难题,并于2012年成立注浆分公司。在十几年的发展过程中,注浆人熬过低谷抵住质疑,以坚韧不拔的意志,秉持求真务实、创新谋变的“注浆精神”,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绿色发展道路。



磨砺成钢勇求突破,大胆变革赢得口碑

注浆分公司成立之初举步维艰,公司立足淮北市场,稳扎稳打,在施工实践中历练出真本领硬功夫,以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赢得了市场,打牢了发展根基。


在淮北矿业集团海孜煤矿注浆期间,针对采区巨厚岩层赋存条件,摆在施工队伍面前的是关键层如何界定、注浆材料如何选择、注浆参数如何确定、钻孔如何设计等关键性问题。为了选择合适的注浆设备,公司组织专业团队跑遍全国市场调研,经过不停的实验对比,提出采用罐装粉煤灰替代散灰注浆,保证了注浆质量。

在淮北矿业集团大力的肯定和支持下,注浆分公司凭借自身良好的施工素质,顺利完成了刘店104采区、海孜102采区等多个工作面的施工任务,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施工经验和技术原始数据。

相关负责人单凌铭回忆:“在一次次工程实践中,我们不断总结积累经验,逐渐掌握了注浆层位的选择、压力的控制、材料的多样化等技术环节,对工程监测、项目管控、效果评价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系统流程和办法”。

2016年,随着淮矿市场萎缩,注浆分公司迎来发展新挑战。市场前景不明、技术风险遭受质疑,市场开拓困难重重。注浆人敢为人先,分公司经理项阳果断提出了注浆标准化建设,在现有注浆系统的基础上,建立标准化注浆站、优化注浆系统、细化管理流程、制定市场化定额报价。

神火集团新庄煤矿注浆项目,首次采用标准化注浆站建设。施工过程中,所有注浆设备采用统一标准,大大提高了注浆效率,首次达到日注浆1500 吨的关键节点。注浆站施工现场围挡严格按照规定标准设置,围挡上方安装喷淋设施保持整洁,现场开启雾炮机及降尘设施设备等湿法作业,主要道路及材料加工区地面进行硬化处理,施工现场出入车辆100%冲洗,有效防尘降尘,达到了环保要求的“六个百分百”。

在智能化建设方面,注浆分公司不断优化注浆系统,并在袁店二井煤矿首次利用智能化注浆系统,通过自动下料、自动配料搅拌、系统数据在线观测等一系列智能化配置,大大节约了人工成本,安全隐患发生概率大幅降低,跑冒漏现象完全避免。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注浆人不断突破超越自我,交上了一个又一个满意的工程答卷,扎实走在了行业前列,赢得了广泛赞誉。

技术攻坚夯实品牌,深耕细作力拓市场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注浆人马不停蹄开拓外部市场,把注浆技术推广到更广阔的天地,为公司未来发展开辟出了一条新路。

2016年,注浆分公司成立“山西开元项目部”,解决隧道、铁路下压煤问题,为打开淮北以外市场迈出了第一步。该项目工作面浅表土、薄基岩,地质条件非常复杂,项目组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不畏严寒和蚊虫蛇鼠,遇到困难解决困难,遇山开路见河架桥,发挥出顽强拼搏的斗志,以“钉钉子”的精神圆满地完成了施工任务,帮助山西阳煤集团坪上煤业公司解放压覆资源73.63万吨,创造直接经济利益一亿元,获得了阳煤集团认可,一举打响中勘注浆品牌。

有了好的市场口碑,注浆分公司发展势如破竹,项目在全国遍地开花,陆续在山东能源、河南能源、河南神火、山西阳泉煤业、河北峰峰集团均有项目施工,完成了注浆分公司从省内到省外等开拓,更形成了从无到有等质变。

成绩硕果累累,但注浆人丝毫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在公司总工程师李泉带领下,采取“市场团队先行+技术团队跟进+商务团队运作”市场开拓模式,围绕目标市场要求,认真开展市场调研、精心制定方案、强化工作沟通交流。通过不断创新思路、紧盯市场、深耕细作,2023年先后承接山东孙村煤矿31118工作面覆岩隔离注浆减沉工程、江苏姚桥煤矿7510 覆岩隔离注浆钻孔、山西三元等15个项目,全年累计注浆量达150余万吨,实现了单日最高5000吨的注浆量,有效满足了矿井生产需求。

求真务实、锐意进取,注浆分公司用百分百的努力,换来了百分百的成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技术创新多措并举,孜孜以求绿色发展

为树牢“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思想,注浆分公司不断克服复杂的地质及技术条件,解决离层注浆充填难题,在绿色、生态方面加快技术创新。

为了克服采动覆岩离层注浆充填绿色采煤技术应用瓶颈,注浆分公司以注浆减沉技术为重点,开展“复杂地质条件注浆减沉”“大采高工作面注浆保水采煤”等技术研究,解决了注浆层位选择、注浆时机与注浆压力控制等科学问题,该技术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下注浆,实现了“三下”开采的地面建(构)筑物保护。

2019年,新义矿业村庄面临压煤问题,12030孤岛工作面注浆减沉项目成功与否,决定着该矿井是关停还是峰回路转。项目工作面跨度大,之前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减沉开采从未有先例。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公司技术设计团队没有退缩,作为整个工程的总指挥长,总工程师李泉坚持在工地驻守,与项目管理人员同吃同住,在现场解决问题。“淮海新秀”注浆分公司技术员庞江涛作为现场技术负责人,也始终奋战在一线,为保证项目的顺利施工,不敢有丝毫懈怠。

技术研发团队不厌其烦地与矿方沟通交流,多方面搜集真实资料,认真勾画出准确地质剖面图。由于该项目工程难度极高,团队人员反复更改技术参数,秉持严谨的态度多次现场踏勘,通过一遍遍修改设计方案,最终把“不可能”变为“可能”,首创了大跨度采空孤岛工作面覆岩离层注浆充填减沉开采技术。该技术在燃煤电厂粉煤灰无害化处置,建(构)筑物、水资源和可耕地保护,煤炭资源的高效开采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探索出了一条实现绿色采矿、生态保护和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发展的创新之路,具有重大的技术推广价值。

2022年11月,12030孤岛工作面结束回采,注浆减沉项目的成功实施置换出了136.5万吨原煤,节约投入6825万元,为新义矿井带来了新转机。项目的成功离不开技术研发团队孜孜不倦、夜以继日地耕耘和努力,也离不开他们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

注浆分公司不断加强技术研发与实践投入,与高校学院合作,创新“产教”融合机制,建立实践教学基地,联合开展项目申报、科技攻关和学术交流等活动。

注浆人对技术研发的执着追求,取得了显著成果。覆岩隔离注浆充填不迁村开采技术,先后荣获安徽省科学技术成果奖、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一等奖、安徽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等奖项。2023年,注浆公司累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7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0项。

2024年,借助中勘科技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研究院成立契机,注浆分公司聚焦优势产业项目,紧盯行业痛点、堵点、难点问题抓研发,加快拓展以地质勘查为基础、以注浆减沉和环境治理为核心、以瓦斯治理工程为拓展的绿色产业链,提高绿色发展“成色”;以核心技术为重点,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大功夫,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努力增强技术领先优势。

路远,行则将至;事难,做则必成。注浆分公司没有满足于现有成绩,在集团公司引领下,发挥“注浆精神”,继续向着更遥远的“远方”前行,为公司发展添砖加瓦,为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注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