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泥生产线上,有这样一群女性:她们在粉尘与钢构交织的车间里攀爬取样,在精密仪器前校准毫厘,用女性特有的细腻与坚韧,在传统制造业的舞台上,演绎着新时代巾帼的非凡传奇,她们就是相山水泥质量控制部巾帼团队,以70%的女性占比,成为企业质量生命线的守护者,在质量检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彰显巾帼担当,让“相山水泥”的基石闪耀着新时代的光芒。
铁腕铸品质 数据编织生命线


在高达12米的取样塔架上,48岁的杨丽身姿稳健,托举着20斤重的取样桶,标准的操作姿势背后,是30年如一日的坚守。长期高强度作业,让她的腰椎不得不植入钢钉,可她在质量台账上留下的,是“零差错”的完美记录。这支平均年龄44岁的娘子军团队,凭借“双盲检测+交叉复核”的创新机制,年均处理1.2万组检测数据,将熟料强度稳定控制在29.5MPa以上,混合材掺量优化提升2个百分点,凭借着这份精密如仪的质量把控,企业连续多年荣获全国水泥大对比“全优奖”。团队带头人王海红积极响应公司“降本增效”号召,带领团队对新的替代原材料进行反复的小磨试验和对比试验,成功找到最合理最经济的水泥生产配比方案,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超300万元,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丰收。
智改焕新颜 云端绽放创新花


智能化检验设备进驻车间,给传统质检工作带来挑战。王海红凭借着丰富经验,带领团队开启了“跨界突围”。从机械臂编程到X射线衍射仪操作,从云端数据平台搭建到全链条协同系统开发,她们用三个月时间完成技术迭代。智能制样检测效率提升400%,年节约运行成本320万元。这套智慧质检系统不仅革新了传统检验流程,更成为行业智能制造的示范样本。该团队连续3年荣获公司“先进班组”“先进工段”称号。
匠心传薪火 培育行业“黄埔军”

在“导师带徒”机制推动下,青年职工孙娜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学员,成长为技术尖兵,并带领班组创下连续5年“零质量事故”的佳绩。在全国第十九次水泥品质指标检验大对比中,团队斩获“全合格奖”,已然成为行业公认的人才摇篮。此外,团队积极参与安徽质检站开设的精品课程,年培训行业人才70余人次,持续为行业输送优秀技术骨干。
丹心担责任 柔肩扛起质量旗

她们不仅是实验室里严谨细致的“铁娘子”,在文化建设方面同样成绩斐然,参加插花艺术活动,创办“质量微课堂”普及行业知识,出演集团公司舞台剧,展现出淮海女职工的自信与风采。
相山水泥质量控制部的女职工们,这群“铿锵玫瑰”,以质量为墨、匠心为锋,在传统制造业的转型浪潮中,书写着淮海女工的新时代担当。(王琪 庞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