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交给老刘!”、“让老刘去!”、“老刘,来给我帮个忙!”……这些句子成了腾岭公司塑编厂里的“高频热词”。提起“老刘”,厂里人都知道老黄牛——刘向耘。大家平时对他的印象是:憨厚、能干、认真……。今年53岁的他,在腾岭公司生产技术岗位上一干就是三十年,默默耕耘在生产管理一线,先后获得集团“优秀共产党员”、腾岭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五好职工”“岗位标兵”等荣誉称号。
“人生就那几十年,只要能干动,多干点也没啥,累不着!”这是刘向耘最朴实的人生感悟,也是他三十年如一日的真实写照。工作上,他坚持精益管理,狠抓降本增效,力推技术革新。工作不分份内份外,有求必应,有忙必帮;生活上,他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心系职工,时刻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本色。多年来,他默默无闻、孜孜不倦,有好处他让,有困难他上,逐渐把自己活成了厂子上下都离不开的“老黄牛”。
他是初心使命的践行者。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刘向耘上搭天线下接地气,与时俱进坚持学习党的政治理论,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增强党性修养,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把工作当事业干、把岗位当阵地守、把奉献当本分看,坚决完成组织交给的每一项任务。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他都率先垂范,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待职工群众,他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宗旨,帮助职工办实事、解难事。把党组织的温暖传递给每位职工。他主动参与结对帮扶活动,用心用情解决职工急难愁盼问题,用自己的爱心感染职工群众,用自身的言行感召身边同事,让“党员”这一光荣称号在自己身上发光发热。
图为刘向耘检查圆织机织布质量现场
他是精益管理的领头羊。生产管理中,他严格按照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在人、机、料、法、环等五方面持续改进,逐步完善原材料进厂检验准则、工艺技术标准、产品过程检验规范等技术质量规范,加强了人员培训、设备维护等方面的力度,为产品质量提供了有效的保障。他按照安全、质量、环保、健康的风险控制这一新的管理模式来统筹安排生产。将任务指标从车间、班组到个人,层层分解,做到了人人身上有指标、有责任。同时为了改善厂区环境,按照车间“6S”定制管理要求重新规范了区域划分,明确了责任人。组织人员对主体厂房进行了清理,改善了职工工作环境。整改后的厂区给人焕然一新的感受,给职工营造了一个整洁、有序、宽松的工作环境。
他是降本增效的排头兵。近年,由于塑编厂经营形势严峻,面对生产制造成本居高不下的局面,他积极想办法、拓思路,想方设法降本增效。全年仅在废料利用、技术改造革新、配方工艺改进、旧配件修复后重复使用及新型配件选购等方面就节约了近30万元的资金,通过技术革新,提高生产效率30%,为创收增效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全年塑编公司销售收入突破2500万元。
图为刘向耘正在对拉丝质量进行检测
为控制环保风险,减少污染,他从产品表面抗静电液处理工艺入手,积极组织人员改进产品表面抗静电液处理方式,改进过后工艺稳定,提高了抗静电处理效率和产品技术含量,降低了现场安全6S管理难度,也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经测算,全年节约抗静电剂原料4吨,约20万元,并保持6S现场管理标准化,此项目技术取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他是攻坚克难的“金刚钻”。为了厂子长远发展,他主动挑起研发新品的任务。年初客户对产品提出了高于行业标准质量要求以及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的要求,急需一种方案解决这一新的难题。他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亲自到赶到现场,通过高效沟通,及时响应客户需求,积极与技术人员开展工艺攻关,终于把这一项目拿下,在设备生产厂家的协作下,制作出了自动搅拌漏斗,解决了原材料混合总是不均匀的问题,同时加装设备在产品上喷印独立编码。客户试用满意后他马上安排场地、设备、人员,力争最快实现批量生产,满足客户需要。新型编织布的开发不但提升了产品质量问题,也增加了塑编公司的产品多样性,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他这种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精神得到了客户的一致认同。他努力学习塑料加工专业知识,利用学到知识持续改进车间工艺,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他还多次组织部分技术岗位职工,到同行兄弟单位去学习借鉴经验,切磋技术,取长补短。经过多次外出学习职工能够查缺补漏,补足短板。发现本单位拉丝生产过程中发现因操作手法不当,产量上不去的问题后,他主动与同行交流,邀请技术人员到厂现场指导。经过多次的学习,职工的操作技能有很大加快,制作速度明显提高。收丝工序原来职工每分钟收丝锭不到10个,现在稳定15个以上,大幅提高了效率。
卅载光阴弹指过,未应磨染是初心。他甘当马前卒、甘为孺子牛,带领职工攻克了一道道难关,取得了一份份成绩!他把汗水洒在自己热爱的岗位上,用行动诠释着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