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实业集团新材料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煤矸石综合利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具备年处理110万吨煤矸石产能。近年来,该公司秉持“科技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煤矸石自热式脱碳”技术成果应用为抓手,聚力核心技术研发攻关,持续延伸产业链条,拉升产品附加值,在煤矸石综合利用领域深耕细作、开花结果。
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为新质生产力增添新内涵
据介绍,该公司与中南大学强强联合,协力构建产学研平台,历时5年,完成国内首台套高效脱碳装备与技术研发,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聚焦固废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双方聚力开展“煤矸石自热式脱碳技术”成果应用转化,延伸产业链条,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目前,该公司已有8项发明、23项实用新型专利,其180万t/a煤矸石脱碳制备及硅铝新材料暨100万吨活性微粉技术与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已列入安徽省科技厅、国资委2021年省属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清单”(简称“尖30”)项目,为省科技重大专项。
以成果转化为抓手,为新材料产业注入新动能
据介绍,“煤矸石自热式脱碳技术”是冶金与建材技术的融合再创新,属原创底层技术,填补了国内外煤矸石资源化、规模化、高值化利用技术的空白,开辟了煤矸石固废处置新局面。
该技术生产的新型胶凝材料,在同等技术指标性能情况下,比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可节约50%的能源消耗,减少43%二氧化碳排放,降低40%的生产成本,具备低耗能、低排放、低成本的显著优势。新材料公司“一线两窑”生产线为国内首台套技术应用,是基于“尖30”项目的缩小版中试项目,总投资2.5亿元,具备年处理煤矸石110万吨产能,项目工程对全国煤矸石固废综合利用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对未来新型材料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以绿色发展为根基,为新兴产业擦亮发展底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材料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践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从“技术研发、项目建设、生产管理、销售运输”等环节,全过程控制能耗、降低排放。
据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研发初始即寻求低能耗技术路线,选择煤矸石自热工艺,将煤矸石“吃干榨净”,且不新增固废;配套光伏设施,探索新工艺条件下的余热利用,运用能源管控系统,强化科技赋能实效;执行国家超低排放标准,选择低温LCR脱硝技术,确保环保降排放,排放合格率100%;利用固废协同,生产新型胶凝材料,制造低碳水泥,制造绿色建材产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狠抓运营全过程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发展;加大环保资金投入,申报“绿色工厂”,打造煤矸石固废综合处置绿色制造示范生产线;优选环保装备材料,降低生产能耗和噪声污染,引进智能节水系统,杜绝水资源浪费;优化产品销售运输方案,减少因运输造成的环境污染。此外,打造企业运营生态管理新体系。
“产品研发、科技创新、项目建设,只是发展历程的第一步。”新材料公司负责人介绍,面向未来,公司上下将自我加压、精益管理,全面提升发展质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展现国企担当,为做强做优做大国资国企不断贡献力量。
来源:安徽日报客户端
作者:李子昂 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