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淮海要闻 > 媒体看淮海 > 正文

淮海实业集团:以“实作风”助力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8-18  点击:[]

冻坏的蔬菜大棚“重生”为47亩药田,闲置多年的冷库厂房“长出”15万年租金,截至2025年7月底,村集体收入猛增26.5%突破95.5万元……颍州区花园村今年打了一场“翻身仗”。问及秘诀,村民一语中的:“干部作风实打实变了样!”

淮海实业集团将深化作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融入定点帮扶全链条,以思想之变引领行动之变,催生了花园村的持续蝶变。如今,中草药园、黄花菜地、蔬菜大棚、光伏电板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一幅充满希望的“和美乡村”新画卷在花园村徐徐展开。

思想淬炼,作风筑基。作风建设根子在思想。集团党委指导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通过“三会一课”精学、流动党员“线上送学”、老党员“上门讲学”,确保作风建设要求入脑入心。同时强化警示教育,剖析案例划清红线;组织赴淮海战役旧址开展红色教育,重温入党誓词,将革命精神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

实干担当,破解难题。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体现在解决实际问题上。面对冻雪重创的20个大棚,驻村队与村“两委”不等不靠,果断转型发展47亩中草药种植,开辟增收新路。针对闲置冷库厂房,成立专班多方对接成功招租,年增集体收入15万元,带动20名村民就业。惠民资金方面,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确保产业奖补、光伏收益分配阳光透明;通过“入户核查+邻里访谈”精准低保审核,做到应保尽保、公平公正。

心系民生,彰显温度。作风转变的落脚点是惠民实效。坚持“每月走访+动态监测”,精准排查预警,监测户稳定增收,守牢零返贫底线。黄花菜采摘季创新采用“公益岗+临时工”模式,优先吸纳脱贫户,并积极拓展销路助农增收。村集体更将发展收益反哺民生,为老党员、高龄老人购买医疗保险,为脱贫户、监测户购买“防贫保”,节日慰问困难家庭,传递组织关怀。

长效赋能,巩固成果。集团将好经验固化为长效机制。推行重点工作项目领办制,明确责任及时限,实行“周调度、月通报”,确保任务落地。完善监督约束,驻村工作队深度参与集体资产运营决策,扶贫资产实行“台账式管理”和季度管护检查,保障年收益稳定在60万元以上。集团机关党支部与村党支部结对共建,通过送党课、业务研讨、联合培训等,将国企党建优势有效转化为乡村治理效能。

从田间地头的忙碌身影到村民脸上的幸福笑容,从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到民生保障的细密网格,淮海实业集团以真心、真情、真投入,在花园村书写了动人的振兴篇章,持续为乡村未来注入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