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拥有先天改革基因的淮海实业集团,因改革而兴、应改革而强。最新数据显示:经过两年持续攻坚,集团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总体任务完成率达96.3%!一批标志性成果落地生根,为企业注入强劲发展动能。
构建体系:明确改革赋能
2023年末,集团全面启动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创新构建 “1+10+82”改革体系:即以1个总体方案为统领,聚焦10个改革方向精准发力,细化82项具体举措压实责任。同时,将改革任务列为年度重点,纳入绩效考核,建立 “月调度、季盘点、年总结”强力推进机制,层层传导压力,高效凝聚合力,确保改革落到实处。
产业升级:增强核心功能
坚持战略引领,优化“十四五”规划,构建“3+1”产业格局,实施传统产业“焕新”,谋划新兴产业“启航”,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制定三大业务板块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绘制产业链图谱,明确主攻方向。推动建材新材料板块“绿色化”发展,建成绿色智能示范线、商砼扩能技改、数字化矿山、煤矸石高值化利用等项目,绿色制造实力跃升。推动装备制造板块“智能化”跃迁,完成高端装备制造项目,成功研发远程控制支架、智慧矿山监测平台等智能产品,主导制定正弦滚轴筛行业标准,实现齿轮传动从“零部件加工”向“整机制造” 跨越,加速迈向中高端“智造”。推动现代服务“品牌化”升级,注浆减沉技术服务全国主要煤炭产区,淮海物流荣膺国家4A级物流企业,相王现代构建 “居家—社区—机构”三位一体养老服务体系。

科技攻坚:激发创新潜能
将科技创新作为硬支撑,重金投入,厚植沃土。筑强创新平台。成立科技创新部,建成产业创新(合肥)研究院、煤矸石产业研究院、地灾治理工程研究院,新增多个省市级创新平台和企业研发机构,12家企业入库科技型、创新性中小企业。厚植人才沃土。召开集团人才与科技创新大会,重奖17个优秀项目团队235万元。攻关核心技术。2023年以来,科技投入近5亿元,获授权专利156项,“超前支护支架”创国内支撑高度新纪录,“永磁变频滚筒直驱带式输送机”入选省首台套并获评“国内先进”,两项注浆充填采煤专利获省专利优秀奖,“煤矸石脱碳制备胶凝材料”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

健全完善:提升治理效能
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党建引领决策。动态优化党委会、董事会、经理层议事规则及“三重一大”清单,权责边界更清晰,决策程序更规范。压实经营责任。全面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强化战略使命评价和增加值核算,突出“一利五率”考核导向,刚性落实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实现全覆盖。激活分配机制,工资总额与效益效率强挂钩,试点超额利润分享,向高效益企业倾斜,形成重实绩、凭贡献的激励氛围。

改革赋能发展,创新引领未来。淮海实业集团将始终把深化改革创新作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持续聚焦体制机制的系统性创新、核心功能的战略性增强、科技创新的引领性突破、治理效能的现代化提升,久久为功、持续发力,不断将改革红利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加快打造更具战略定力、发展活力、竞争实力的现代化产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