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领航 > 品牌建设 > 正文

红色引擎 绿色发展

发布时间:2023-08-14  点击:[]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相山水泥公司党委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打造绿色智能化示范企业,助力“灰色水泥”向“绿色制造”转型,通过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开展“抓重点、破难题、补短板、比贡献”支部主题实践活动、绿色工厂创建主题党日活动、党员示范林等载体,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引领企业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特色做法

强化政治引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深层次学习绿色发展新理念。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树立“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思想新理念,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全方位构建环保责任体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划分环保责任网络,下发《公司环保管理制度汇编》,涵盖了从规程到运行再到考核的全流程环境保护管理15项制度。高标准建设绿色发展新厂区主动谋划公司粉磨站搬迁改造,高标准建设新厂区,以环保要求高、自动化智能程度高、能耗低为宗旨,磨机台数由原来3台减少为2台,目标成为年产260万吨水泥的绿色智能示范生产线,彻底解决城市主城区水泥生产扬尘无组织排放问题。

强化组织建设,破解绿色发展难题。针对影响生产经营和制约高质量绿色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公司党委坚持以党的建设引领组织开展“抓重点、破难题、补短板、比贡献”主题实践活动,由支部党员牵头,围绕重点、难点工作,开展技术攻关立项,积极寻求破解难题的方法。

众城分厂烧成车间党支部针对生料磨停磨时SO2排放超标难题进行技术攻关,经过不断探索试验,最终找到了脱硫效果最佳的方式,实现停磨时污染物达标排放,有效保证了生料磨的检修时间。第三批18个攻关项目,经选题立项、实施攻关、验证评审,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对8个优秀项目进行集中表彰。在第三批的基础上,各支部又申报39个项目,目前正在有序实施中。

组织动员各支部全方位控制生产现场无组织排放,对跑冒滴漏、道路扬尘进行治理,对厂区原材料堆棚进行密封,加装电动卷帘门,加强对熟料放散工段跑冒滴漏的治理,对收尘管道及下料口进行专项整治,解决了卸料、上料、放料过程中物料外溢扬尘问题;各物料运输皮带进出口安装防尘门帘,防漏挡皮及清灰装置进行及时维护更换,皮带接头全部硫化,减少了物料损耗。

强化堡垒攻坚,筑牢绿色发展根基。在公司党委统一组织领导下,各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大力实施环保攻坚行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针对窑系统超低排放改造、相淮分厂熟料库技改等建设项目,组织党支部开展“保安全、保质量、保工期,创优质工程” 的“三保一创”活动。成立以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以党员技术骨干力量为主的安全管理组、现场管理组、工艺质量组和后勤保障组,党员带头攻坚,采用低氨分级燃烧+SNCR优化技术,经过3个月的努力,完成三条窑的超低排放改,熟料库建设项目相继克服了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商品混凝土短缺等影响,实现了项目建设和支部建设同步提升,同上台阶。

强化模范带头,共建绿色生态家园。组织党员利用党日活动,大力开展植树和绿化、硬化、美化厂区活动,加强对现有树木、绿篱、草坪等养护管理。近两年,种植树木5000余棵,绿化新增面积5万多平方,道路硬化4万多平方,构筑物防腐1万多平方,建筑物粉刷美化3万多平方。加强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和循环利用,实现了“零排放”。加强生活垃圾清扫、堆放和清运管理,无积存暴露生活垃圾,实行日产日清,并全部回收使用。以“先锋林”“示范林”“三八红旗手树林”“巾帼林”等为载体,广大党员主动参与绿色工厂创建,真正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到行动中,实现了从“绿色低碳要我做”到“我要做绿色低碳”的重大转变。

积极开展“职工菜园”建设,利用闲置的土地开垦出一片“小菜园”,种植各类时令蔬菜,绿油油的蔬菜在阳光下生机盎然。陆续成熟的蔬菜会及时拿到职工食堂丰富职工的餐盘。“小菜园”不仅成为水泥公司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且也成为水泥公司绿色发展生态发展强有力的注脚和名片。

三、初步成效

通过创建“红色引擎  绿色发展”党建品牌,绿色发展的理念已深入每名员工内心,“不环保不生产”的观念得到普遍认同和自觉执行。厂区面貌焕然一新,现场环境得到显著改善,职工工作环境更加舒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更加突出。目前已成功取得“淮北市绿色工厂”称号,正在积极向省级绿色工厂方向迈进。

通过超低排放改造,目前各熟料线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已达到预期目标值,每年可减排粉尘170吨、二氧化硫150吨、氮氧化物1400吨,为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也得到省生态环境厅和市生态环境局的称赞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