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与服务 > 建材建筑业 > 正文

中国二十二冶“凝心聚力装配绿金淮北 创新引领助力碳谷转型”企业开放日圆满举行

发布时间:2020-01-15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1月14日,中国二十二冶“凝心聚力装配绿金淮北 创新引领助力碳谷转型”企业开放日活动圆满举行。活动邀请淮北市政府、杜集区政府、投资方代表、客户代表、周边居民代表,以及安徽日报、安徽经济报、淮北传媒中心等媒体代表百余人走进中冶淮海装配建筑生产基地,近距离接触预制构件生产过程,感受智能建造方式之“美”。



中冶淮海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由中国二十二冶、安徽淮海实业集团、淮北市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淮北市东兴建设投资有限公司等四家企业共同出资兴建,位于淮北市杜集经济开发区紫藤北路西侧,占地约141亩,总建筑面积94047平方米,年产15万立方米装配式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基地设置两条PC自动化生产线和一条PC固定生产线,PC自动化生产线包含一条综合生产线和一条叠合板-内墙板生产线,具备新型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及适用于“美丽乡村”建设的低、多层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的研发、设计、拆分、生产、安装能力,中国二十二冶负责基地的运营、管理等相关事宜。基地投产运营后,可有效提高产品精度、解决系统性的质量通病、延长建筑使用寿命,也可有效提高住宅产业化科技水平及生产建设的劳动效率,带动淮北市及周边地区快速发展和转型升级,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住宅产业化成为打造“中国碳谷·绿金淮北”的重要引擎,也为推动淮北市城市建设提供新动能。



活动期间,百余位嘉宾走进中冶淮海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以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与装配式建筑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与会嘉宾通过观看企业宣传片、技术讲解、媒体采访等活动方式,对中冶绿建装配式钢-混凝土结构体系、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装配式低能耗建筑三大产品体系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沿着生产线,以“现场直播”的方式对预制构件生产过程进行参观,更是刷新了嘉宾对装配式这种新型建造方式的认知。

淮北金石设计院副院长、总工程师杨鹏程表示,目前业内对装配式建筑在趋势性的认同上高度一致,认为发展装配式建筑势在必行。刚才了解了中冶绿建三大体系印象颇为深刻,尤其是装配式钢-混凝土结构体系,它综合了钢结构和预制PC结构技术优势,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构件截面尺寸小、自重轻、抗震性能好、施工方便、适合装配化建造、综合效益好等显著优势,为装配式建筑赋予了新的内涵。发展装配式建筑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冶绿建的综合实力和技术优势让我们更加有信心,也为后续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投资方代表安徽淮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战略投资部部长钱桂仁表示,中冶淮海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落成,是淮海实业与中国二十二冶在装配式建造领域的强强联合的象征。自基地投产以来,中国二十二冶充分发挥在技术、装备、管理上的优势,双方各自发挥自身优势资源,做到了优势互补,也实现了“1+1>2”的效果。希望借此企业开放日的机会,展现淮海实业集团在推动装配式建筑这种新型建造方式的实力与决心,也希望能与中国二十二冶共同为绿色建筑的发展、为国有企业发展做贡献,把中冶淮海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发展成在淮北乃至安徽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标杆企业,为促进淮北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安徽经济报社驻淮北记者站站长杨军表示,在这座现代化的厂房里,装模、放钢筋网、混凝土送料、振捣、预养护、收面、蒸汽养护、成品拆模起吊等预制构件生产全过程都在自动化流水线上一气呵成,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建造方式的认识,预制、拼装这样“搭积木”似的建造方式,既省时省工又能减少大量的建筑垃圾,扬尘、污水、噪音的产生量也明显降低,震撼之余我也同样感受到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强大实力,有他们的技术体系作为支撑,一定能为淮北市乃至安徽省建筑工业化带来新的气象。

 

 

友情链接:


微信公众号


微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