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的建设 > 组织宣传 > 正文

瞄准专精特新 形成发展优势 中勘科技公司发挥科技引领作用助力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1-09-23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2020年公司生产总值达到3.78亿元,近两年销售收入平均增长率24%以上;拥有8项发明专利,49项实用新型专利,所有专利皆属于主导产品技术范畴;近2年主导产品销售收入占本企业销售收入的90%以上……

近年来,中勘资源勘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坚持把专精特新发展作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通过技术创新,开发出了一系列适合国内市场特点与需求的高新技术,奋力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中勘科技公司首届人才科技大会颁奖

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可以推动公司应用新技术大力发展专业化生产,增强企业抗御风险的能力和适应经济形式的能力,更好地拓展自身的发展空间,填补市场空白。中勘资源勘探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公司作为以地质钻探、注浆减沉、基础工程施工为主的国有企业,下设地质勘查分公司、大口径分公司、注浆分公司等多个二级生产经营机构。形成以做优做大做强以地质勘查工程为基础性业务、地质环境治理工程和岩土工程为发展性业务、测绘和物探等为培育性业务的业务格局。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国资委首批深化改革创新试点企业,该公司高度重视科研投入,在工艺研发、设备改进、质量精细化管理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并重点建设省企业技术中心,逐步形成适应地质钻探、注浆减沉、基础工程施工等领域特点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加大对外合作力度,特别是加强与中国矿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合作,提升技术研发、技术管理、技术运用以及吸收消化、集成创新等方面的技术支撑能力。截至目前,拥有实用新型专利49项和发明专利8项,在研和完成项目数达17个,完成科技成果转化22项。

同时,公司在施工过程中积极运用自主开发成果深基坑支护技术,利用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代替传统钢筋,成为安徽省地方标准《玻璃纤维增强材料(GFRP)筋地下工程应用技术规程》主要参编单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包括海孜矿投料井工程、芦岭矿瓦斯抽排孔工程、涡北矿大口径输冰孔工程、袁一矿井筒突水排水工程、桃园矿定向孔工程、山西昔阳坪上15014综合面注浆减沉工程等。

公司同中国矿业大学开展科研攻关,利用采动覆岩结构的自承载能力,通过设计合理的工作面开采宽度并留设一定宽度的隔离煤柱控制相邻工作面均处于非充分采动状态,采用采动覆岩注浆充填控制覆岩结构的弯曲下沉量,形成离层区及垮落区充填体+关键层+分区隔离煤柱成共同承载体,减缓地表沉陷,达到不迁村采煤的目的。经地面检测和检查孔的验证,达到或超过设计要求,实现了不迁村采煤。该项技术在澳大利亚举办的第六届世界绿色开采大会上被认为是目前世界应用效果最好、获得效益最高的绿色环保开采技术。成功完成了刘店、临涣等10余对矿井35个工作面36个压煤村庄的注浆减沉工程。


友情链接:


微信公众号


微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