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淮海实业集团各基层单位把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做到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研究部署贯彻落实措施,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具体行动,凝心聚力、全力以赴打好年末收官战,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为明年良好开局奠定基础,为“十四五”规划谋好局开好头起好步。
相王现代公司紧盯主攻方向、紧盯重点难点,全力抓好各项工作推进。持续加强业务拓展,通过政企联合、开放合作、投标或业务拓展激励等措施,拓宽业务范围,拓展业务深度,加大养老、物业、旅游三个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扎实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制定公司管技人员岗位设置、竞聘上岗工作,优化薪酬考核体系,杜绝人浮于事现象,切实提高管理效率。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管理水平,在淮北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居家养老服务管理系统”模块基础上,增拓“淮北市养老网”养老服务信息宣传板块、“淮北市养老服务机构远程可视系统”监管模块、“智能设备应用”智慧服务模块,搭建多层次市级平台服务监管指导体系,全面协助民政部门履行平台职能。
中冶淮海公司将市场销售作为公司发展的重中之重,聚焦销售业绩,密切跟踪建筑市场需求,重点推进PC构件销售、商砼销售,研发构件的衍生产品,积极与外部媒体合作,加大市场口碑宣传力度,全方位、多渠道打开销售市场,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做好售前售后服务,加大后续跟踪力度,维护重点客户,发展潜在客户,以服务赢得客户,实现合作共赢。全力攻坚EPC总承包示范项目,做好构件深化设计,严把构件生产质量和安装质量关,竭尽全力把示范线综合楼建成示范性建筑、标杆性建筑,打造中冶淮海装配式建筑口碑。同时,抓好安全管理工作,促进生产良性循环,通过内控基础安全教育、外固“三项岗位人员”、建筑施工企业各级各类安全培训,实施每季一考、消防日宣传、应急预案培训等,不断提升人的安全行为,持续提升监察力度,加大考核举措,以制度执行+管理考核作为长期实施的一项重要手段,巩固强化完善改进安全、环保、6S管理基础工作,确保全面实现年度奋斗目标。
万源公司聚焦发展刹车管产业,继续加强销售市场开拓,细化对销售人员的考核,寻找稳定客户,扩大刹车管销售市场。同时,根据重新调整的支部结构,进一步加强党建与生产经营工作的融入融合,明确各支部把生产经营中的重点作为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找准服务生产经营和凝聚职工群众的结合点,把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抓好“三个专项整治”推进工作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公司稳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高质量党建工作推动企业各项生产经营任务落实。
盛顺达在转思路调结构、抓整合促融合、争政策强管控上下功夫,不遗余力推动产业升级。重塑机电制修产业,稳妥推进玛钢厂和机修厂及矿山机械厂和机电修配公司的产业整合,使整改之后的机械制修真正成为今后生存的强有力的支柱之一。大力拓展淮矿以外市场,重点拓展市场利润较大的风机、乘人车、材料车、平板车等优势产品市场占有率,加大推进新型乘人车的推广应用及局扇品种的拓展工作。扎实做好面粉市场开拓工作,积极寻求新客户,确保老市场不萎缩,新市场有突破,力争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持续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完善《盛顺达公司工资考核管理暂行办法》,全面推行岗位管理和计件工资制度,加强对管技人员和单位预算指标及绩效考核工作,消除平均主义和大锅饭思想,不断增强各级管理人员经营压力,牢固树立高效执行的意识,保障公司各项既定目标任务顺利圆满完成。
腾岭公司紧紧围绕重点工作、主导产品、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推动公司持续向好发展。积极推进塑编产业发展,加强工艺引进、团队引入、与上下游厂家深度开放合作,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丰富产品品种,提升产品质量,切实满足市场发展需要。巩固拓展机械制修业务,进一步做好对芦岭矿机械加工、维修和保运转业务,提升对矿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探索宿州片区煤机加工的协同合作模式,按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力突破的思路,扭转形势,破局转型。同时,积极谋划农机、环保、粉碎机械、冶金等领域的合作和代加工,提高加工制造水平,推动产品业务转型。加强煤副产品营销管理和综合利用调研,积极开发销售市场,加大矸石销售力度和营销利润,围绕矸石综合利用传统领域,积极联合高校、优秀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市场调研,加强校企联合、对外合作,紧跟国内先进技术,提升矸石综合利用水平,为公司转型发展奠定基础。
祁南公司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发展,进一步把握重点,补齐短板,强化弱项。积极配合上海基业昶青咨询公司,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梳理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排查自身拥有的优势和存在的劣势,科学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进一步整合现有产能,针对祁南机械传动公司现况,以增强热后磨齿加工高精度齿轮能力为主,扩大向工程机械和煤矿机械齿轮产品延伸,着力解决产能不足的“瓶颈”。聚焦聚力主要产品,坚持“内外并举、外主内辅”,强化市场开拓,不断创新营销模式,培育优质客户群体,积极对外寻求信誉好、实力强、知名企业战略合作,形成批量化、规模化生产,形成优势核心市场,不断增加市场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同时,通过开展群众性技术创新和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步伐和实用新型技术推广应用,更好地满足市场和客户需求,切实改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