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的建设 > 组织宣传 > 正文

干事创业领头雁——记省“三八红旗手”、淮北四兴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秋艳服装厂厂长刘晓燕

发布时间:2020-03-14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3月11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杜集区的秋艳服装厂生产车间,百余名工人正在抓紧赶制订单,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谁能想到,就在四年前,这家公司亏损200多万元,大量熟练机工流失。淮北四兴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秋艳服装厂厂长刘晓燕是让这一切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主要功臣。


 

刘晓燕在车间内与员工交流工作


临危受命显担当

2016年,受煤炭市场疲软、服装市场萎缩等不利因素影响,秋艳服装厂亏损200多万元,职工收入锐减,大量熟练工流失,职工情绪低落,消极怠工现象普遍存在。

2016年12月,刘晓燕接任服装厂厂长。虽然在参加工作的20多年来,担任过生产厂点的支部书记、经理等职务,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但在服装加工行业她还是一名新兵,面对重新创业的困难和艰辛,她没有知难而退,而是选择迎难而上。

上任伊始,为了尽快熟悉掌握服装厂业务,她虚心请教老职工,从认识面料做起,从生产流程、加工工艺学起,她带领职工加班加点,起早摸黑,一心扑在服装厂。

为了尽快找到发展之路,刘晓燕多次自费到全国各服装生产基地做市场调研,通过走访、调研,结合服装厂实际,就今后发展思路果断做出定位,放弃利润微薄的外贸加工,以职业装为主打产品,做自己的品牌。

担当精神做引领

明确了发展方向,如何落实才是首要任务。通过研究思考,刘晓燕采取转变管理方式与开拓市场双管齐下的方法。

原来服装厂设置厂长、副厂长、车间主任等管理人员10多个,刘晓燕上任以后,为彻底转变管理模式,首先从压缩管理人员编制入手,建立了“能上能下”用人机制,原管理人员集体“下岗”,重新聘用,精简了臃肿的管理团队,服装厂得以轻装上阵;同时,对职工加强教育引导,彻底转变“等、靠、要”思想,生产积极性飞速提高。

在市场销售上,打破以往靠“面”子跑订单要“饭”吃的被动销售模式,积极参与招投标,完全融入市场竞争中去,在失败中不断总结经验,订单由小到大,业务量不断增加,职工看到了希望,服装厂也摆脱了被动局面。

做为服装厂的带头人,刘晓燕凭借饱满的工作热情,执着的敬业精神,用自己的真诚、勤劳和智慧赢得职工的信赖与尊重。“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要求别人做到的,她先做到,做事创业她总是冲在最前面。

严细管理出效益

为使职工从过去那种“吃大锅饭,躺安乐窝”的思想观念中尽快转变过来,她带领技术人员分解生产工艺流程,全面推行相对更加科学严谨的计件工薪制度,充分体现 “多劳多得、按劳取酬”的分配原则,大大提升了职工生产效率和生产积极性。

为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利用班前会、周早会开展每日一题安全教育活动,增强职工自主安全意识,同时,通过安全应急演练、消防演习提升安全自救技能。为节约成本,不仅是按照集团要求规范采购程序,还坚持以技术改进升级降低成本,通过培养排版技术力量,提升材料使用率,减少废料;通过对后整理车间净化水设备和锅炉改造升级,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还将损耗降到最低,此项改造每年可节约水电费8万多元。

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好的产品必须要有好的质量,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刘晓燕通过对一线职工业务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形式,有效提升了广大职工的技术水平、质量意识的同时,服装厂上下 “学技术、 比技能”蔚然成风。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几年,在刘晓燕的带领下,艳秋服装厂订单不断,员工已由2016年的不到30人增加到100多人,一些老员工又回到了工作岗位,服装厂不仅摆脱了亏损,产值、利润和员工工资都在逐年增长,2019年年产值突破2000万元。

在她的带动下,全厂上下形成了一股无形的合力,在这个团结一心的浓厚氛围里,服装厂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

 

 

友情链接:


微信公众号


微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