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党的建设 > 集团第二次党代会 > 正文

砥砺奋进春华秋实 铿锵前行谱写新篇 淮海集团改革发展正当时

发布时间:2016-11-29    信息来源:       阅读次数:

  淮海集团第一次党代会以来,广大干部职工围绕中心工作团结拼搏,砥砺奋进,打基础、调结构,在挑战中寻求机遇,在困境中谋求发展,保持了经济平稳运行。2016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386位,2016年安徽省百强企业排行30位。
    五载拼搏砥砺。近年来,宏观经济形势持续严峻,尤其是煤炭企业“断崖式”下滑,这对淮海集团市场、产品、价格、效益带来诸多困难和挑战。面对压力和挑战,淮海集团上下保持定力、沉着应对,坚持以效益为中心,转方式、调结构、求创新,明晰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机械装备制造产业以省属企业、周边市场和西北市场为重点,不断加大招投标力度,努力拓展市场份额,同时积极向电力、港口、冶金等非煤市场拓展,先后开拓中煤三十处、鹤壁煤业、海螺集团、淮萧高铁项目部等市场,祁南公司齿轮、减速机产品,成功进入淮南三源、合宁电工、徐工集团等非煤市场。水泥建材产业通过与海螺集团合作,学习海螺集团先进管理理念,进一步强化营销举措和生产组织,水泥产销量不断提升。根据形势发展,淮海集团将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集团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不断探索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途径,积极介入选煤厂托管运营、物业管理、家政服务、快递等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取得初步进展。新宇公司组建专业化运营服务技术队伍,积极开展选煤厂托管运营业务,先后成功进入山西等地煤炭洗选市场。兴海公司针对原有业务急剧萎缩的不利局面,及时组建项目部,抽调专业技术骨干,赴安庆皖江电厂参与原料码头运营。相王商贸旅游公司积极参与淮北师范大学等单位的物业管理招投标,努力拓展物业管理服务新项目。
    管理差距就是降本空间。面对严峻外部环境,淮海集团上下牢固树立“全方位、无止境”的思想,克服“没潜力、没路子、没措施、没效果”的认识,坚持把加强物资管理作为“降本增效”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渠道,相继出台了《物资管理办法》《招标投标管理》《合同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集团物资采购电子商务平台,不断规范物资管理,降低采购成本。近年来,淮海集团还针对部分厂点“散小弱”现状,不断加大厂点整合重组力度,尤其对星辰公司“无业务、无效益、长期亏损且扭亏无望”的厂点,通过关、停、并、转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减厂点、减人员、减费用,进一步收窄了管理幅度、降低了管理成本。同时坚持精准减员,分流安置富余人员,转岗创效,努力实现人力资源最优配置。
    在应危机、渡难关的同时,淮海集团坚持着眼未来发展,抓规划谋长远、做增量添后劲。组织编制发展战略规划,通过深入访谈、实地调研、专题研讨和反复修改,目前淮海集团基本明晰了 “十三五”发展规划,为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在淮海集团资金极为紧张的情况下,积极筹措资金,加大项目投资,增添发展后劲。相山水泥日产5000吨熟料生产线等项目竣工投产,一批新的经济增长点初步形成并开始发力。积极开展政企合作,先后中标多个PPP项目,介入市政工程市场,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加强煤矸石产品综合利用,与中泰国际等组建新公司,在新型建材、城市综合管廊等方面开展合作。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共有18家单位新开展36个现代服务业项目,分流安置203人。启鑫公司物流园正式投入运营,已签约入驻企业34家,开通全国各地专线19条。积极推进居家养老项目建设,目前正在注册“淮海养老服务中心”,深化与传化物流的合作,已承接公路港项目的物业管理、园区绿化等业务,为淮海集团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新思路指引新举措,大动作催生大变化。在淮海集团新的战略布局指引下,淮海集团上下凝心聚力,奋发作为,改革发展即将迈出了崭新的步伐。(淮宣)

 

友情链接:


微信公众号


微博公众号